2025年临床医师技能考试辅导:低血糖临床诊断常识
导读:低血糖是指血糖水平低过4.0mmol/l的现象。此现象只能发生在服用某种药丸或注射胰岛素期间。还有一类是先天性高胰岛素性低血糖(HI),引起这个病是什么原因氨基酸代谢的一个重点酶,谷氨酸脱氢酶(GDH)发生了基因突变。
无论患者出现不可以讲解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,还是不可以讲解的交感神经症状,确诊时需要证据表明这类症状与低血糖异常有关,并且血糖升高后症状好转。异常低血糖诊断标准一般为:男<50mg/dl(<2.78mmol/L),女<40mg/dl(<2.5mmol/L)(饥饿72小时后正常男士,女人低值),婴儿和儿童<40mg/dl(2.22mmol/L)。大部分低血糖见于胰岛素或磺脲类药治疗患者或新近饮酒者,诊断一般没困难。
初监测包含对不可以讲解的意识损害(或癫痫)患者进行迅速血糖测定。若有异常低血糖,应立即推注葡萄糖(见下文治疗)。伴随血糖升高,中枢神经症状飞速缓解(见于大部分患者),可确诊为饥饿性低血糖和药物诱导低血糖。第一份血标本的一部分应以冰冻血浆保存,可用来测定血浆胰岛素,胰岛素原及C-肽水平,需要时可作药物监测。应测定血乳酸,pH和血酮。
实验室检查可辨别不同病因。胰岛素分泌胰腺肿瘤患者(胰岛素瘤,胰岛细胞癌)常有胰岛素原和C-肽与胰岛素平行增加。服用磺脲类药物患者,C-肽水平应升高,血中药物浓度亦应升高。外源性胰岛素诱发低血糖患者(常为糖尿病患者的家属或服务职员),胰岛素原正常,C-肽水平降低。罕见的自己免疫低血糖患者,在低血糖发作期间,血浆游离胰岛素明显升高,血浆C-肽受抑,易测试到血浆胰岛素抗体。自己免疫性低血糖与偷用胰岛素引起的低血糖的辨别需要特殊研究。
胰岛素瘤与其他缘由的饥饿性低血糖有什么区别在于,常常出现的突发意识模糊或丧失,在年病程中发作可变得更频繁。发作特征是进食超越6小时后或过夜空腹后发作,有时训练促发(如早餐前迅速步行)。可自发缓解,常有患者摄入液体或糖类后病情好转的病史。血浆胰岛素水平升高[>6μu/ml(>42pmol/L)]伴低血糖,若排除偷用磺脲药和胰岛素时,则有益于提示胰岛素瘤存在。
若阵发性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其他病因不明显,患者可住院作饥饿试验(fasttest),监测其血糖,胰岛素,胰岛素原,C-肽水平。
79%的胰岛素瘤患者在48小时内出现症状,而98%的胰岛素瘤患者在72小时内出现症状。若饥饿可重新出现症状,给予葡萄糖时飞速好转,在症状出现时伴有异常低血糖和异常高胰岛素血症,则可确诊胰岛素分泌肿瘤。其他诊断办法(如静脉推注甲磺丁脲)只在有用经验的咨询中心进行,极少使用。通常来讲,胰岛素瘤极小,标准X线或CT很难探及。拟诊患者在术前应去咨询中心,由资深的大夫作评估。
饮食性低血糖症只应考虑有胃肠道手术史的患者,其餐后肾上腺素能症状可被选择性摄入碳水化合物而缓解。可通过家庭血糖监测来评估症状和血糖间关系(如餐后1,2小时及每当症状出现时测血糖)。口服糖耐量试验(OGTT)不是诊断饮食性低血糖症的靠谱办法。